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后还可起诉分财产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21 浏览量:578

离婚后还能否起诉分财产

引言

婚姻的解体往往伴随着财产纠纷。根据中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后的一方当事人可能由于各种因素,未能及时起诉分财产。离婚后还能否起诉分财产呢?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离婚后还可起诉分财产吗

法定期限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应当自离婚之日起三年内提出。”该规定确立了离婚后分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也就是说,从离婚之日起,双方当事人有三年时间可以起诉分财产。超过三年期限,一般情况下,一方当事人不得再起诉分财产。

例外情形

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形,即使超过三年诉讼时效,一方当事人仍然可以起诉分财产。这些例外情形包括:

1.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及时起诉,如一方当事人在离婚后长期卧病不起,导致无法及时起诉分财产。 2. 对方当事人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有其他不当行为,导致一方当事人无法及时发现或主张自己的财产权利。 3. 双方当事人对财产分割达成协议,但该协议未经法院确认,一方当事人反悔并起诉分财产。

起诉分财产的程序

如果符合上述例外情形,或者能够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自己有合理理由未能及时起诉分财产,当事人可以在离婚后三年诉讼时效期外向法院起诉分财产。起诉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提交以下材料:

1. 起诉状 2. 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 3. 要求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清单及证据 4. 其他必要的证据

法院受理立案后,将依法审理案件,查明事实,公正裁判。

分割原则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将遵循以下原则:

1. 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分割的权利。 2. 平均分割原则: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平均分割。但有特殊情况时,法院可以酌情调整分割比例。 3. 照顾女方、无过错方和子女利益的原则:在分割财产时,法院将优先照顾女方、无过错方和子女的利益。

结语

离婚后,夫妻一方当事人一般有三年时间可以起诉分财产。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后,当事人一般不得再起诉分财产。但法律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形,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收集证据,及时向法院起诉分财产,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