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怎么办?
当用人单位拒绝或拖延工伤认定时,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将受到严重损害。面对这种情况,职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jpg)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工伤认定工作的落实情况。职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的行为。
2. 申请劳动仲裁
职工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仲裁委在调查取证后,会对工伤认定问题作出裁决。
3.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未解决问题,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认定工伤并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民事诉讼法》
取证建议:
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职工应尽早收集相关证据,包括:
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或视频 医疗诊断证明和费用票据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如短信、邮件) 目击者证言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
注意事项:
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提出。 职工在维权过程中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有配合的义务,否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民事赔偿责任。
案例:
案例一:
2022年,张某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受伤,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张某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经过调查取证,用人单位被责令认定工伤并支付相关赔偿。
案例二:
李某在工作中受伤后,用人单位以其“非因工受伤”为由拒绝认定工伤。李某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调查后认定李某系因工受伤,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结论:
用人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是违法行为,职工应当积极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职工可以督促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获得工伤认定和相应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