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是否是判决离婚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诉讼离婚与判决离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诉讼离婚
.jpg)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离婚判决的程序。在诉讼离婚过程中,法院将审查婚姻关系是否确已破裂,以及是否存在法定的准予离婚的情形。
法定的准予离婚的情形包括: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一方有重婚、同居或家庭暴力等法定过错行为,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其他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情形,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判决离婚
判决离婚是指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符合法定准予离婚的情形,依法作出准予离婚判决的法律行为。判决离婚后,夫妻双方即解除婚姻关系,不再具有夫妻身份。
诉讼离婚与判决离婚的区别
诉讼离婚与判决离婚的主要区别在于:
主体不同:诉讼离婚的主体是夫妻一方或双方,而判决离婚的主体是人民法院。 程序不同:诉讼离婚需要经过立案、庭审、宣判等一系列程序,而判决离婚则是诉讼离婚程序的最终结果。 法律效力不同:诉讼离婚仅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判决离婚才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文书。
判决离婚成为既判力
判决离婚后,判决生效即成为既判力,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
判决离婚的夫妻双方不得再次就同一婚姻关系提起离婚诉讼。 判决离婚后,夫妻双方不再享有婚姻关系的权利和义务。 判决离婚后,夫妻双方可另行办理结婚登记。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诉讼离婚并非判决离婚。诉讼离婚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程序,而判决离婚才是法院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判决离婚后,夫妻双方不再具有夫妻身份,其婚姻关系正式解除。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