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离婚能否贷款买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均有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
司法实践
根据司法实践,被起诉离婚能否贷款买房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财产分割情况
如果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中已经对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且被起诉方已经获得了贷款买房所需的财产份额,则被起诉方可以凭相关材料向银行申请贷款买房。
2. 离婚诉讼进展情况
如果离婚诉讼尚未进行财产分割,或者财产分割方案尚未生效,则被起诉方可能难以贷款买房。因为银行在审批贷款时需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而正在进行离婚诉讼的借款人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
3. 贷款用途
如果被起诉方的贷款用途是为了购买自住房,则银行可能会酌情考虑贷款申请。因为购买自住房属于合理的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不会损害夫妻一方的合法权益。
4. 其他因素
银行在审批贷款申请时还会考虑借款人的收入、负债情况、信用记录等其他因素。如果被起诉方的经济状况良好,信用记录良好,则可以增加贷款获批的几率。
建议
被起诉离婚并准备贷款买房的当事人,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协商分割财产:与配偶积极协商,尽快分割共同财产,以便获得贷款买房所需的财产份额。 提供充分证据:向银行提供财产分割协议、离婚诉讼进展证明等材料,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 提前沟通:向银行提前说明被起诉离婚的情况,并积极配合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 寻找担保人:如果被起诉方的经济状况不佳或信用记录较差,可以考虑寻找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以提高贷款获批的可能性。
结论
被起诉离婚能否贷款买房取决于财产分割情况、离婚诉讼进展情况、贷款用途及借款人自身条件等综合因素。当事人应积极协商分割财产,提供充分证据,提前沟通,并考虑寻找担保人,以提高贷款获批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