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不同意离婚诉讼时效怎么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6 浏览量:711

不同意离婚诉讼时效计算

引言

婚姻解除诉讼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因法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诉讼。在我国,对于离婚诉讼时效的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同意离婚诉讼时效的计算进行分析。

不同意离婚诉讼时效怎么算

诉讼时效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期限。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将丧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离婚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请求解除婚姻的诉讼时效为自离婚事由发生之日起三年。自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一方长期不同意离婚导致实际分居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实际分居之日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果当事人自婚姻登记之日起满一年尚未共同生活且无法调和,视为感情确已破裂。自登记之日起满一年后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视为符合离婚事由。

时效期间的计算

离婚事由发生之日起算:离婚事由包括法定十种情形,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长期分居等。自这些事由发生之日起即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实际分居之日起算:因一方长期不同意离婚导致实际分居的,诉讼时效从实际分居之日起算。实际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分居,且未同居生活,但仍维持着夫妻关系。 婚姻登记满一年:一方自婚姻登记之日起满一年后提起离婚诉讼的,视为符合离婚事由。

中断和中止

诉讼时效可以因以下事项中断或中止:

中断: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或者采取其他诉讼保全措施。 中止:当事人达成分期付款协议或者和解协议并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当事人一方出国或者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行使诉权。

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之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终止之时起继续计算。

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后果

诉讼时效届满后,一方当事人再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即驳回起诉。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关于离婚诉讼时效的规定应予适用。 对于诉讼时效的计算,若当事人有争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结语

不同意离婚诉讼时效的计算涉及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综合运用。当事人应准确把握时效期限及中断、中止等事项,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共同努力化解矛盾,避免走到离婚诉讼这一步。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