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怎么界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6 浏览量:381

工伤的界定:中国的法律视角

工伤界定是确定劳动者是否遭受工伤的重要一步,其关乎劳动者的权利和保障。在中国,工伤界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怎么界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

(六)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工伤界定的标准: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事故必须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或者符合其他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是由工作原因引起的。 劳动者正在履行工作职责:劳动者在事故发生时必须正在执行工作任务,或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 事故伤害的因果关系:事故伤害与工作原因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即劳动者的伤害是由于工作原因引起的。 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只要劳动者本人不负主要责任,即可认定为工伤。 职业病:劳动者患上职业病,应当提供劳动卫生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特殊情况的界定

除了上述一般性规定外,对于以下特殊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也做出了具体界定:

出差和公务:因公出差或公务期间发生的伤害,只要与工作原因有关,即可认定为工伤。 抢险救灾: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受到伤害,无论是否属于本单位组织的抢险救灾活动,均可认定为工伤。 突发事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可认定为工伤。 见义勇为:劳动者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可认定为工伤。

举证责任

工伤界定中,举证责任分担如下:

劳动者:需要提供初步证据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并且是由工作原因引起的。 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劳动者的事故与工作无关,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

工伤界定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权利保障,因此相关法律规定十分严谨。企业和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和调查,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界定工伤,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