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鉴定不服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5 浏览量:746

工伤鉴定不服怎么办

工伤认定是工伤事故处理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论不服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一、行政复议

工伤鉴定不服怎么办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书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该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一种监督方式。复议机关对工伤鉴定结论是否正确、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

二、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不服的,也可以自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书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一种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的一种制度。仲裁委员会对工伤鉴定结论是否正确、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仲裁裁决。

三、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或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决定或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对工伤认定结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

四、工伤复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二条,劳动者在法定工伤保险待遇享受期内,对工伤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工伤复审。

工伤复审由市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复审专家组对劳动者的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复审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复审不同于行政复议、劳动仲裁和诉讼,它不是一项救济途径,而是对工伤认定结论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复审意见进行采纳,并作出处理决定。

五、其他途径

除了上述主要救济途径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工会组织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向政府信访部门进行投诉; 通过媒体曝光问题,寻求社会舆论支持;

注意事项

劳动者在申请救济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申请救济的期限,根据不同的救济途径,有不同的申请期限; 提交必要的证据材料,证明工伤认定结论不正确; 了解救济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确保救济有效。

建议劳动者在对工伤鉴定结论不服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援助,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