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鉴定怎么走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5 浏览量:661

工伤鉴定流程

概述

工伤鉴定是确定工伤事故与劳动者的伤残等级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程度,以及评估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医学过程。在中国,工伤鉴定由医疗机构进行,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

工伤鉴定怎么走

流程

1. 申请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调查取证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将组织调查取证,包括询问当事人、收集证据、现场勘查等。

3. 工伤认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调查结果,认定是否构成工伤。如果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将获得工伤认定书。

4. 医疗鉴定

劳动者获得工伤认定后,应持工伤认定书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鉴定。医疗机构将组织专家团队对劳动者的伤情进行评估,并出具工伤鉴定结论。

5. 劳动能力鉴定

在医疗鉴定结论的基础上,劳动者还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将评估劳动者的伤情对劳动能力的影响程度,并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6. 工伤等级评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医疗鉴定结论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评定工伤等级。工伤等级分为十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伤残程度和赔偿标准。

7. 赔偿处理

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等级和相关规定对劳动者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注意事项

劳动者应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和鉴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有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调查取证和提供材料的义务。 工伤鉴定结论是确定劳动者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应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和鉴定机构出具。 如果劳动者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仲裁。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