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诉讼离婚后怎么进行诉讼财产分割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4 浏览量:299

诉讼离婚后的诉讼财产分割

当婚姻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后,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可通过诉讼途径进行。以下为中国法律规定的诉讼财产分割程序和要点:

1. 提交起诉状

诉讼离婚后怎么进行诉讼财产分割

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起诉状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 受理案件

人民法院审查起诉状,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

3. 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庭审中,双方当事人陈述事实、提交证据、提出辩论意见。

4. 调解或判决

人民法院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对财产分割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依法对案件进行判决。

5. 财产分割原则

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遵循以下原则:

尊重双方意愿 照顾女方、无过错方和子女利益 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割

6. 财产分割方式

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式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协商分割: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自行分割财产。 实物分割:将共有财产实物分为若干份,由当事人按份分割。 价款分割:将共同财产折价为款,再按份分割。 混合分割:综合运用上述分割方式。

7. 财产分割范围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范围包括: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收入 生产、经营、投资所得 房屋、车辆、有价证券等实物财产 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8. 注意事項

诉讼时效:自离婚后两年内提起诉讼分割财产。 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财产份额负有举证责任。 保全措施: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争议财产进行保全,防止对方转移或变卖财产。

结语

通过诉讼途径进行财产分割,可以依法维护离婚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应充分准备证据,明确诉讼请求,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审理工作。同时,法院也会遵循法律原则,公平公正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