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了就是不想起诉了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2 浏览量:145

离婚了:不再提起诉讼?

离婚,作为一段婚姻关系的终结,通常会引发复杂的法律程序。在中国,离婚的法律框架由《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构成。虽然离婚后不起诉对方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但深入了解法律规定至关重要。

离婚程序与提起诉讼

离婚了就是不想起诉了吗

在中国,离婚有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方式。诉讼离婚是指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协商一致,并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协议离婚的程序相对简单,无需经过诉讼程序。但如果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则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解决。

不起诉的原因

近年来,离婚后不起诉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诉讼成本高昂:诉讼离婚需要支付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这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诉讼程序漫长:诉讼离婚的程序复杂,需要经过立案、开庭、审理、判决等多个环节,耗时较长。 对双方造成伤害:诉讼离婚的过程通常会伴随争吵、指责,对当事人双方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伤害。 社会舆论压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离婚仍带有负面色彩,很多人出于社会舆论压力而不愿提起诉讼。

法律规定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不起诉不影响当事人依法行使其他权利。也就是说,离婚后当事人仍可以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

同时,司法实践中也强调,当事人不起诉不代表放弃权利。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1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视同其放弃权利。”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其并非放弃权利,法院仍会受理诉讼。

如何确保自己的权利

尽管离婚后不起诉不影响当事人依法行使其他权利,但为了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建议当事人在离婚时妥善处理以下事宜:

签订离婚协议: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明确约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 保留证据: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在提起诉讼之前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财产清单、收入证明等。 咨询律师:必要时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专业指导。

结语

离婚后不起诉虽然可以减轻诉讼成本、缩短诉讼时间,但当事人仍应了解法律规定,并采取措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发生争议时,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有效途径。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