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必须取得离婚证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一方因感情不和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
.jpg)
离婚证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经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离婚的,夫妻双方自收到判决书或者调解书之日起解除婚姻关系。
因此,在中国,诉讼离婚后,当事方必须取得离婚证才能具有法律效力。离婚证是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取得离婚证的程序
1. 判决生效:人民法院对夫妻双方的离婚请求做出判决,且判决书生效后。 2. 申请离婚证:夫妻双方持生效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证。 3. 领取离婚证:婚姻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当事人离婚证。
法律后果
如果不取得离婚证,即使法院已经判决或者调解离婚,当事人仍具有夫妻关系,不能再婚。同时,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处理、子女抚养权的归属等事项仍然存在法律争议。
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事方可能无法取得离婚证:
判决书或调解书丢失:当事方应向法院申请补发。 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待失踪宣告生效后,再申请办理离婚证。 法院判决不予离婚:法院经审理认为夫妻感情并未破裂,不准予离婚的,当事方不能取得离婚证。
结论
在诉讼离婚中,取得离婚证是离婚关系生效的必要法律程序。当事方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在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生效后,及时申请办理离婚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