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诉讼离婚怎么审查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12 浏览量:390

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是配偶一方或双方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由法院审理并判决的一种离婚方式。在中国,诉讼离婚的适用范围和程序由《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适用范围

诉讼离婚怎么审查

根据《民法典》第1079条,诉讼离婚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方有法定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包括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 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或者有其他重大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 感情确已破裂,调解和好的可能不存在,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

程序

诉讼离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向法院起诉

一方或双方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起诉事实、诉讼请求等。

2. 法院受理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予以驳回。

3. 审理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出庭参加诉讼,提交证据,进行辩论。

4. 判决宣告

法院在审理结束后,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对离婚诉讼作出判决。判决可以是准许离婚,也可以是驳回离婚诉讼。

5. 判决生效

法院作出的判决在经过法定期限后生效。判决生效后,夫妻关系正式解除。

证据审查

在诉讼离婚案件中,法院对证据的审查至关重要。一方或双方主张离婚的事实,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离婚案件中的证据可以包括:

书证: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等 物证:生活用品、照片、录音录像等 证人证言:婆家、娘家亲属、邻居等 鉴定结论:精神疾病鉴定、亲子鉴定等

法院在审查证据时,会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严格把关。只有符合证据规则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律​​师建议

诉讼离婚涉及法律和程序的复杂性,建议当事人聘请专业律师提供協助。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了解法律规定、整理证据、代理出庭,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