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被起诉离婚可以拒绝吗?
导言 婚姻关系的存续以夫妻感情为基础,当夫妻感情破裂无法修复时,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而,面对离婚诉讼,被告方是否可以拒绝成为争议焦点,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中国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jpg)
该条规定表明,离婚的主动权掌握在夫妻双方手中,一方提出离婚后,另一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如果被告方不同意离婚,法院将不予受理。
拒绝离婚的法定情形 虽然被告方享有拒绝离婚的权利,但并不是绝对的。法律规定了被告方不得拒绝离婚的以下情形:
一方有重婚行为; 一方有家庭暴力行为; 一方有虐待、遗弃子女行为; 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其他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情形。
拒绝离婚的后果 如果被告方无正当理由拒绝离婚,法院可以判决准予离婚。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原告还可以撤回离婚诉讼。如果被告方在离婚诉讼期间隐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法院可以在判决离婚时对其进行处罚。
被告方拒绝离婚的抗辩 被告方被起诉离婚后,可以提出以下抗辩理由:
夫妻感情并未破裂; 原告有婚外情或其他过错行为; 原告提出的离婚理由不成立; 离婚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证据收集与举证责任 在离婚诉讼中,被告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抗辩理由成立。法院将根据双方的证据和辩论,综合考量婚姻关系的现状和破裂的原因,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
结论 男方被起诉离婚后,可以拒绝离婚。然而,如果被告方无正当理由拒绝离婚,法院可以判决准予离婚。被告方可以提出抗辩理由,并提供证据证明其抗辩理由成立。法院将根据双方的证据和辩论,综合考量婚姻关系的现状和破裂的原因,作出公正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