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民事调解能否诉讼
导言
离婚民事调解是一种在法院主持下,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合意的离婚方式。调解书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法院确认,即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的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能会考虑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jpg)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2条的规定,对调解书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法律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离婚民事调解书属于可以诉讼执行的法律文书。
诉讼的条件
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执行离婚民事调解书,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调解书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 调解书已经生效,即双方当事人已经签字并经法院确认; 调解书内容明确具体,不违反法律规定; 对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
诉讼程序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离婚民事调解书的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起诉:向原审法院提交起诉状,陈述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2. 立案:法院审查起诉状并决定是否立案。 3. 开庭审理:法院组织开庭,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提供证据,法院进行调查核实。 4. 判决: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裁定对方当事人承担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 5. 强制执行:如果对方当事人不自愿履行判决,胜诉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在提起诉讼执行离婚民事调解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诉讼时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5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时效为调解书生效后两年。超过两年未申请执行的,法院将不会受理。 执行内容:调解书中约定的义务具体明确,法院只能强制执行约定的具体内容,不能随意扩大执行范围。 执行难度: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履行能力或者下落不明,法院强制执行可能会面临困难。
结语
离婚民事调解书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约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开庭审理、判决和强制执行等环节。在提起诉讼时,需要关注诉讼时效、执行内容和执行难度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