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上报指南
界定工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定义为:"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伤害,使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事件。"
.jpg)
工伤保险上报流程
1. 立即报告
雇主在得知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后,应立即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报告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提交。
2. 填写申报表
雇主须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附上以下材料:
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的详细报告 劳动者的身份证明和劳动合同 医疗记录和诊断证明 事故现场照片或其他证据
3. 调查和认定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对工伤事件进行调查,并做出工伤认定。认定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和劳动者。
4. 申报工伤保险
非职业病工伤
雇主应在接到工伤认定通知后10天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工伤保险。 申报时须提交《工伤申报表》和《工伤认定书》。
职业病工伤
雇主应在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天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工伤保险。 申报时须提交《职业病申报表》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5. 支付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将向劳动者支付以下待遇:
医疗费用 津贴(包括停工留薪期待遇、伤残津贴和抚恤金) 康复费用 职业培训费用 其他必要费用
雇主的责任
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及时报告工伤事件 保护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协助劳动者进行工伤认定和待遇申领
劳动者的权利
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接受工伤治疗和康复 获得就业和职业培训保障 享受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其他事项
虚报工伤或隐瞒工作事故将受到处罚。 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或仲裁。 工伤保险旨在为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保障其人身安全和健康。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