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需要对方身份证吗
在中国,起诉离婚时是否需要对方的身份证,取决于具体的诉讼类型。
一、协议离婚无需对方身份证
.jpg)
《婚姻法》第32条规定,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在这种情况下,起诉离婚是不必要的,夫妻双方只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材料即可:
结婚证原件; 双方居民身份证原件; 离婚协议书原件。
二、诉讼离婚需要对方身份证(如已知对方身份证号)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离婚协议,则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起诉时需要提供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
因此,在诉讼离婚时,原告一般需要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如果已知被告的身份证号,原告可以在起诉状中直接填写。但如果原告不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向对方索取; 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询(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通过公安机关查询(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诉讼离婚无法提供对方身份证号
如果原告无法获取被告的身份证号,仍然可以提起诉讼离婚。但此时原告需要向法院说明无法提供身份证号的原因,并提供其他可以证明对方身份的材料,例如:
户口簿; 结婚证; 出生证明; 住址证明; 联系方式证明等。
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供的材料,对被告的身份进行核实。如果核实无误,法院仍然会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
四、法院判决离婚后,离婚证需要对方身份证
在诉讼离婚案件中,法院判决离婚后,原告需要携带判决书原件和双方身份证原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只有在取得离婚证后,婚姻关系才算正式解除。
因此,即使在诉讼离婚时无法提供对方身份证号,原告在取得离婚判决书后仍需要想办法获取对方的身份证号。如果没有,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离婚登记程序。
五、司法实践中的特殊情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考虑不提供对方身份证号而受理离婚案件,例如:
被告下落不明; 被告出国定居且无法联系; 被告存在暴力或虐待行为,原告无法获取其身份证号。
但此类情况需要原告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决定是否受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