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离婚不成还可以起诉吗
引言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可能会出现感情破裂、不可调和的问题,从而考虑离婚。在我国,离婚的方式主要有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和仲裁离婚。仲裁离婚是指夫妻双方根据自愿原则,将离婚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处理的一种方式。仲裁离婚后,如果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还可以提起诉讼。
.jpg)
仲裁离婚的程序
仲裁离婚的程序与诉讼离婚类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仲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 仲裁庭组成: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庭,由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组成。 3. 开庭审理: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 4. 调解: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会先行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达成协议,仲裁庭将根据协议制作仲裁裁决书。 5. 裁决: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作出仲裁裁决。
仲裁离婚后起诉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的条件
当事人提起诉讼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对仲裁裁决不服: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的内容或程序有异议。 2. 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当事人必须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提起诉讼。超过该期限,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3. 有正当理由: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正当理由,例如仲裁程序违法、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等。
诉讼的程序
当事人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将按照以下程序审理案件:
1. 立案: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2.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 3. 判决:人民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仲裁离婚与诉讼离婚的区别
仲裁离婚与诉讼离婚的主要区别在于:
程序不同:仲裁离婚采用仲裁程序,而诉讼离婚采用诉讼程序。 裁决方式不同: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诉讼判决只有在生效后才能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终局性不同: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性,当事人不得上诉。而诉讼判决可以上诉,当事人有权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总结
仲裁离婚后,如果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需要具备对裁决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和有正当理由等条件。人民法院将按照诉讼程序审理案件,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