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后能否追讨婚内财产
引言
当一段婚姻以离婚收场时,配偶双方通常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方配偶可能需要向另一方追讨婚内期间的损失财产或额外费用。本文将探讨我国法律下,在起诉离婚后是否可以追讨婚内财产的问题。
.jpg)
婚内财产的分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由双方共同享有所有权。法律将夫妻共同财产分为两类:
1. 共同财产:包括双方婚后所得的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租金、专利使用费等。 2. 个人财产:包括一方婚前个人所有财产,以及一方婚后获得的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
追讨婚内财产的条件
在起诉离婚后,一方配偶可以向另一方追讨婚内财产,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存在可追讨的损失或费用:例如,一方配偶在婚后擅自将共同财产用于个人消费,导致另一方遭受经济损失;或一方配偶在婚后因共同债务或家庭开支承担了额外费用。 2. 有证据证明损失或费用: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损失或费用的具体数额、发生时间和原因。 3. 追讨请求在合理期限内提出:一般情况下,追讨请求应在离婚诉讼或离婚后两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七条规定,一方配偶婚后因共同债务或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承担的个人债务,原则上属于共同债务,应由夫或妻共同偿还。
追讨程序
如果满足上述条件,一方配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追讨婚内财产。诉讼程序包括:
1. 提交诉状:在诉状中详细说明追讨请求的理由、证据和诉讼请求。 2. 法院受理:法院受理后,将向被告发送传票。 3.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出庭陈述意见,提供证据。 4. 法院判决: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判令被告返还财产或补偿损失。
注意事项
1. 保留证据:追讨婚内财产的诉讼中,证据至关重要。应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明损失或费用的相关证据,如银行流水、发票、借据等。 2. 及时提起诉讼:追讨请求应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否则可能丧失追索权。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您遇到婚内财产纠纷,建议咨询律师获取法律建议和帮助。
结论
在我国,一方配偶在起诉离婚后可以追讨婚内财产,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法律程序。如果一方配偶在婚后遭受了经济损失或承担了额外费用,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