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在中国的法律记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离婚指夫妻双方无法通过协议离婚,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方式。诉讼离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如下:
一、管辖法院
.jp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离婚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或者被告下落不明,也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离婚诉讼程序
1. 起诉: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 受理:法院审查起诉状和证据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3. 答辩:被告收到起诉状后,可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 4. 调解:法院主持双方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离婚协议。调解不成的,进入审理程序。 5. 审理:法院对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双方当事人出庭质证。 6. 判决: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判决,解除或不解除婚姻关系。
三、离婚记录
诉讼离婚的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并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登记。
民政部门登记: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夫妻一方持人民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到民政部门申请离婚登记。民政部门会将离婚登记信息录入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 法院档案保管:诉讼离婚的卷宗和判决书由审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永久保存。
四、离婚记录的查询
已登记的离婚记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本人查询:当事人可持身份证到民政部门查询自己的离婚记录。 他人查询: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其他人需要查询离婚记录的,需向人民法院申请。法院会审查申请人的利害关系,符合条件的准予查询。
五、法律后果
诉讼离婚后,双方婚姻关系解除,并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财产分割:法院会根据《婚姻法》和双方具体情况,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子女抚养权:法院会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双方具体情况,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 抚养费: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承担抚养费。 探望权: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结语
诉讼离婚在中国的法律程序较为严格,经过法院的审理和判决,离婚记录会进行登记和存档。离婚记录的查询受到法律的限制,只有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才能申请查询。离婚后,双方均受到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探望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