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期怎么规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8 浏览量:937

工伤期的规定

在中国,工伤期是指劳动者因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被诊断之日起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止的期间。工伤期间,劳动者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期的时长

工伤期怎么规定

工伤期的时长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而定,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一级伤残: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工伤期至法定退休年龄。 二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50%以上,工伤期至法定退休年龄。 三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30%以上,工伤期至法定退休年龄。 四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15%以上,工伤期至法定退休年龄。 五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5%以上,工伤期至法定退休年龄。 六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不到5%,但构成工伤,工伤期至伤情稳定之日。

工伤期间的待遇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享有以下待遇:

医疗费用:包括医疗、康复和辅助器具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生活费:由用人单位按伤残程度发放,标准不低于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程度发放,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90%。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程度发放,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个月-30个月。 丧葬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发放,标准为本人工资的6-12个月。 工伤保险金: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程度发放,标准为本人工资的10个月-20个月。 后续康复费用:由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包括康复治疗、辅助器具费用等。

工伤期间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享有以下权利:

获得工伤保险待遇 获得无偿医疗救治 获得必要康复服务 获得职业病防治服务

劳动者在工伤期间也有以下义务:

配合治疗和康复 保护和合理使用辅助器具 遵守工伤保险管理规定 不从事与劳动能力不符的工作

工伤期的争议处理

如果劳动者对工伤保险待遇有争议,可以向以下机构申诉: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人民法院

结论

工伤期制度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劳动者在工伤期间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可以安心养伤和康复。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机构有义务按照规定提供工伤保险待遇,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