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起诉离婚前可以转移资产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7 浏览量:568

起诉离婚前可以转移资产吗?

前言

离婚往往伴随着财产分割,因此,夫妻一方或双方可能会在起诉离婚前尝试转移资产,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这种做法在中国法律下是否可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起诉离婚前可以转移资产吗

转移资产的法律规定

《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方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归个人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七条规定:"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以上规定表明,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如果配偶一方能够证明该财产属于其个人所有,则可以主张其所有权。

起诉离婚前转移资产的风险

如果一方在起诉离婚前转移资产,则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无效转移:转移资产的行为如果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损害另一方配偶的利益,法院可能会宣告该转移无效。 证据不足:转移资产的一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该财产属于其个人所有。如果无法提供此类证据,法院可能会认定该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损害赔偿:如果转移资产的行为被认定为损害另一方配偶的利益,转移资产的一方可能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影响财产分割:转移资产的行为可能会影响财产分割的结果,导致转移资产的一方获得较少份额的财产。

合法转移资产的方式

如果夫妻一方在起诉离婚前确实需要转移特定资产,可以考虑以下合法方式:

婚前协议:夫妻可以在婚前或婚后签订婚前协议,约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取得的财产归属。 个人财产:转移资产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可以属于其个人财产。 赠与协议:一方可以将其财产无偿赠与他人,ただし,赠与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财产分割协议:在起诉离婚前,夫妻可以协商一致签订财产分割协议,约定离婚后各自的财产归属。

结论

在起诉离婚前转移资产的行为在中国法律下存在风险。夫妻一方在转移资产时应谨慎考虑,尽量采用合法的方式。如果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该财产属于其个人所有,或者转移资产的行为损害另一方配偶的利益,法院可能会认定该转移无效或要求侵权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