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取保候审可以延长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3-05-26 浏览量:752

取保候审可以延长吗?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指在犯罪嫌疑人尚未被逮捕前,公安机关为了保证案件调查的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那么,取保候审是否可以延长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条款。

首先,我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于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的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决定。拘留期限自刑事拘留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一个月。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报请审批机关批准,并说明理由,经审批机关批准,可以每次延长一个月。”由此可见,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拘留期限是有明确规定的,每次延长也需要经过审批机关的批准。但是,对于取保候审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期限和延长方式。

其次,我们再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于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依法作出决定。强制措施的期限自采取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两个月。需要继续采取的,应当报请审批机关批准,并说明理由,经审批机关批准,可以每次延长一个月。”由此可见,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如羁押、监视居住等,也有明确的期限和延长方式。

取保候审可以延长吗

但是,对于取保候审的人,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期限和延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应该是一个月,但是如果需要延长,是否需要经过审批机关的批准呢?在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会根据案件的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徇私枉法,不得玩忽职守,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由此可见,公安机关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如果公安机关自行决定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而未经审批机关的批准,这就涉嫌滥用职权,属于不合法行为。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是否可以延长呢?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应该是一个月,但是如果需要延长,是否需要经过审批机关的批准呢?在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会根据案件的需要,自行决定是否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如果公安机关自行决定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而未经审批机关的批准,这就涉嫌滥用职权,属于不合法行为。因此,我们呼吁公安机关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得滥用职权,确保取保候审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