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伤工资的计算
什么是工伤工资?
工伤工资是指劳动者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由其所在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
.jpg)
工伤工资的计算方法
工伤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者的受伤程度和工资水平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停工留薪期间:
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间,其工伤工资与受伤前同岗位相同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相同。
2. 丧失劳动能力期间: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期间,其工伤工资按以下标准计算:
(1)一级至四级伤残:60%-100%的停工留薪期工资
(2)五级至十级伤残:50%-90%的停工留薪期工资
(3)十一级至十四级伤残:40%-80%的停工留薪期工资
3. 伤残等级确定:
劳动者的伤残等级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伤残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对劳动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
4. 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期间,其工伤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 其他情形:
对于非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适用工伤工资的计算方法。
工伤工资的支付
工伤工资应按月支付,不得拖欠。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受伤后30日内支付工伤工资。
工伤工资的最低保障
劳动者的工伤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法》 《社会保险法》
注意事项
1. 工资基数:工伤工资的计算基数是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 伤残等级复查: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查。
3. 工伤认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需要经工伤认定部门认定为工伤。
4.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不承担直接支付责任。
5.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伤工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