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起诉了就不能离婚了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4 浏览量:117

起诉了就不能离婚了吗?

在婚姻生活中,当夫妻关系出现破裂,无法调和时,离婚往往被视为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然而,许多人会疑惑,一旦提起离婚诉讼,是否就意味着不能离婚?本文将结合中国法律,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民法典》的规定

起诉了就不能离婚了吗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意味着,任何一方只要符合法定条件,都有权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然而,起诉离婚后,法院并不是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判决离婚。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受理离婚诉讼后,会先进行调解,促使夫妻双方和好。

调解的流程

法院调解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首次调解:法院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首次调解,了解婚姻破裂的原因和夫妻双方对离婚的意见。 2. 第二次调解:如果首次调解未达成一致,法院会再次组织双方调解,进一步沟通解决争议。 3. 第三次调解:如果经过两次调解,夫妻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可以进行第三次调解,并告知双方离婚的法律后果。

调解不成的情况下

如果经过法院调解,夫妻双方仍未能和好,法院则会根据下列情形作出判决:

1. 一方有法定过错的: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三条,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行为,无过错方有权请求离婚。 2. 感情确已破裂:虽然双方没有法定过错,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也可以判决离婚。

特殊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即使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在一定条件下,有权请求中止或驳回离婚诉讼。例如:

1. 女方在妊娠期、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诉讼,女方有权请求中止诉讼。 2. 军人在履行职责期间:一方是军人的,另一方不得在军人履行职责期间提出离婚诉讼,除非军人一年以上未履行夫妻职责或被依法判决刑罚。

结论

在我国,起诉离婚并不能直接导致离婚。法院会在受理离婚诉讼后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才会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因此,如果夫妻关系确实破裂,无和好可能,可以考虑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需要做好调解的准备。同时,在提起诉讼前,也应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诉讼中止或驳回的情形。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