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的法院申诉
在中国,离婚诉讼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诉的方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申诉的条件
.jpg)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离婚诉讼中可以向法院申诉的条件包括:
判决、裁定违反法律规定; 事实认定错误; 证据不足; 审判程序严重违法; 其他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形。
申诉的程序
离婚诉讼中向法院申诉的程序如下:
1. 提交申诉状: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30日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诉状。 2. 审查:人民法院收到申诉状后,应当对申诉状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驳回。 3. 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申诉案件时,应当根据法律规定重新审理,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
申诉的效力
人民法院对申诉案件的审理,不影响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如果申诉成立,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并对案件重新审理和判决。
特别注意
在离婚诉讼中申诉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申诉期间:当事人应当在收到判决书或者裁定书后30日内提出申诉。超过申诉期间的,法院不予受理。 申诉理由:申诉理由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申诉理由,否则法院不予受理。 证据:当事人应当提供能够证明申诉理由成立的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法院不予支持。 二审终审:人民法院对申诉案件的审理,属于二审程序。二审判决或者裁定为终审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提起上诉。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