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怎么做账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4 浏览量:380

工伤事故会计处理

简介

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伤害。根据中国法律,企业对工伤事故负有赔偿责任。工伤事故的会计处理涉及到相关费用的确认、计量、分配和报告。

工伤怎么做账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工伤保险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会计处理步骤

1. 确认

当发生工伤事故时,企业应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确认事故性质、原因和责任。

2. 计量

工伤事故的费用主要包括:

医疗费用:包括工伤职工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住院费用。 误工费:指工伤职工因工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工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一次性支付的补偿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工伤职工死亡后,一次性支付给其家属的补偿金。

上述费用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计算。

3. 分配

工伤事故的费用在会计账簿中根据责任进行分配,包括:

企业责任: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等。 社会保险机构责任: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4. 报告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保险机构报告工伤事故情况,并提供相关会计资料。

会计分录

1. 工伤职工医疗费用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工伤职工误工费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借:应付社会保险费 贷:职工伤残补助金

4.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借:应付社会保险费 贷:职工死亡补助金

5. 向社会保险机构结算

借:应付社会保险费 贷:银行存款

6. 结转当年损益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 贷:本年损益

注意事项

工伤事故的费用应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入账。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工伤事故管理制度,防止事故发生。 企业应与社会保险机构密切配合,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事故的会计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