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和谐统一是一种混成的道德观点,它要求法律保持符合人们的道德原则,同时也要求人们的道德行为要符合法律所规定的东西。因此,它会要求人们在遵守公约的同时也要自觉地潜心学习法律,从而唤醒内心的礼仪,使道德与法律统一调整。因此,道德与法律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它努力建立一种行动不断受到正当法律约束的文明社会。
同时法律与道德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立。法律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是在一定情况下,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要求可能存在冲突,从而使人们面临选择困难的情况。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律和道德的规定有时会发生冲突,例如,某些道德要求可能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法律规定可能不符合当前的道德标准。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历史上通行的道德准则也会逐渐失效或者被修改。
在当今社会,为在法律规范外提供更多的道德保障,更需要建立更高尚的道德观念,以便在法律框架之外,更加有力地诉诸道德的权威。比如,增强法治意识,健全服务公众的民主机制,把良心道德作为实施社会注重的优先目标,关怀家庭、尊重老人、敬畏神灵、尊重文化的人文关系等等。这些就是构建新型、协调发展的道德观念,要求人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去参与,去促进未来更加优美的社会环境及其新型道德观念的发展。
法诠网认为树立新型道德观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道德观念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法律和道德的认知。另一方面,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促进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协调发展。例如,在立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前的道德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要尊重当前的道德准则;在司法审判中要将道义因素考量在内。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