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签了后还能起诉吗?
一、离婚协议的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离婚协议经当事人双方自愿签字并经民政部门登记,才具有法律效力。
.jpg)
二、离婚协议签署后的起诉
原则上,当事人在离婚协议签署后,对协议内容不得反悔。但有以下几种例外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 协议内容违法
如果离婚协议中包含违反法律规定的条款,如侵犯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序良俗,则该协议无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协议。
2. 胁迫或欺诈
如果离婚协议是当事人在被胁迫或欺诈的情况下签署的,则该协议无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协议。
3. 遗漏重大财产
如果离婚协议中遗漏了重大财产,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遗漏财产。
4. 协议履行困难
如果离婚协议的履行出现了重大困难,如一方当事人丧失履行能力,协议无法继续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
5. 情形变更
如果离婚协议签署后,当事人双方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一方当事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等,协议履行可能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不公,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
三、起诉的程序
如果当事人认为离婚协议无效或需要变更或撤销,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程序包括:
1.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2. 法院审查起诉状,决定是否立案受理; 3. 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陈述意见、提交证据; 4. 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四、注意事项
1. 当事人起诉离婚协议,应当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诉讼请求。 2. 离婚协议签署后,当事人应妥善保管协议书的原件。 3. 如果起诉离婚协议,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代理,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离婚协议签署后,一般具有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变更或分割遗漏财产。起诉离婚协议需要具备充分的证据,并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