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鉴定怎么做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4-03 浏览量:246

工伤鉴定:中国法律指南

工伤鉴定是确定劳动者是否遭受工伤以及工伤程度的法律程序。在中国,工伤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工伤鉴定的依据

工伤鉴定怎么做

工伤鉴定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工伤鉴定的程序

工伤鉴定的一般程序如下:

申请鉴定: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受理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符合受理条件。 组成鉴定委员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企业代表、医疗专家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工作。 鉴定体检:劳动者接受医疗机构的体检和检查。 综合评定:鉴定委员会根据体检结果、病历资料、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综合评定劳动者的工伤程度。 出具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鉴定结论,明确劳动者的工伤等级和致残程度。

工伤等级鉴定

根据劳动者的伤情和致残程度,工伤鉴定分为以下等级:

一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二级:丧失劳动能力70%以上 三级:丧失劳动能力50%以上 四级:丧失劳动能力30%以上 五级:丧失劳动能力10%以上 六级:丧失劳动能力10%以内

不服鉴定结论的救济途径

如果劳动者对鉴定结论不服,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收到鉴定结论后的60日内申请复核。复核由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进行。

工伤鉴定中的常见问题

工伤认定:判断是否属于工伤是工伤鉴定的关键。需要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行为等因素。 鉴定标准:工伤鉴定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劳动者应及时了解最新的标准。 申报材料:申请工伤鉴定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工伤认定书、病历资料、收入证明等。 鉴定费用:工伤鉴定一般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但如果劳动者申请复核,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结论

工伤鉴定是中国法律保障劳动者因工致残权益的重要机制。通过科学的鉴定程序和明确的鉴定标准,劳动者可以获得合理的赔偿和保障。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