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撤诉是否算起诉
引言: 离婚诉讼中,撤诉是一种常见的诉讼行为。然而,撤诉是否等同于起诉,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将结合中国的法律深入探析这一问题。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自行撤回起诉。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准许撤回,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jpg)
撤诉的性质: 撤诉是一种单方诉讼行为,即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放弃对诉讼请求的请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单方性:仅由原告自行作出,无需经过对方当事人或法院同意。 放弃性:原告放弃对诉讼请求的请求,诉讼终止。 不可撤销性:撤诉经法院准许后,原则上不可撤销。
与起诉的比较: 起诉和撤诉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诉讼主体:起诉由原告提起,而撤诉由原告进行。 诉讼目的:起诉旨在提起诉讼,而撤诉旨在终止诉讼。 法律后果:起诉导致诉讼程序开始,而撤诉导致诉讼程序终止。
是否算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撤诉属于原告单方诉讼行为,并不符合起诉的法律构成要件。起诉是指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行为。因此,撤诉不属于起诉。
撤诉后是否能重新起诉: 撤诉后,原告是否有权重新起诉,取决于具体情况:
撤诉前诉讼时效未届满:原告可以重新起诉。 撤诉前诉讼时效已届满:原告原则上不能重新起诉,除非有特殊情形。特殊情形包括发现新证据、对方当事人有欺诈行为等。
撤诉对诉讼费用的影响: 撤诉后,诉讼费用一般由原告承担。在下列情况下,被告可能承担诉讼费用:
原告撤诉是由于被告的过错造成的。 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结论: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撤诉属于原告单方终止诉讼的诉讼行为,不属于起诉。撤诉后,原告是否有权重新起诉,取决于诉讼时效是否已届满以及是否有特殊情形。撤诉后,诉讼费用一般由原告承担,但特殊情况下,被告也可能承担诉讼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