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不用领离婚证了吗?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离婚率逐年攀升。离婚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需要先到民政局领取离婚证,然后才能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最新规定,起诉离婚不再需要先行领取离婚证。
法条依据
.jpg)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起诉离婚的,应当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附《婚姻登记证明》。”2019年12月26日,该条进行了修改,删除了 “并附《婚姻登记证明》” 的要求。
修改原因
修改的原因在于,离婚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行为,并不涉及国家机关的行政许可或强制执行。婚姻登记证明仅是婚姻成立的证明文件,并不影响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因此,要求起诉离婚必须附《婚姻登记证明》已不符合实际。
新的诉讼程序
根据新的规定,起诉离婚不再需要先行领取离婚证。当事人可以直接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后,将依法进行调解和审理。
举证责任
由于起诉离婚不再需要《婚姻登记证明》,因此当事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婚姻关系存在,法院将驳回起诉。
举证方式
当事人可以提供以下证据证明婚姻关系存在:
户口本 结婚证 结婚照片 共同生活证明 子女出生证明
流程变更
起诉离婚不再需要领离婚证,但诉讼程序基本相同。具体流程如下:
1. 收集证据:当事人需要收集婚姻关系存在、感情破裂以及其他相关证据。 2. 起草起诉状:当事人需要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要求起草起诉状。 3. 递交起诉状:当事人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及证据材料。 4. 受理审查: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受理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5. 调解: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促成和解。 6. 审理:调解不成,法院将择期开庭审理。 7. 判决: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准予或驳回离婚诉讼。
注意事项
协商一致:起诉离婚前,当事人应尽可能协商一致,避免诉讼带来的伤害。 收集证据:当事人要重视收集婚姻关系、感情破裂以及其他相关证据。 诉讼时间:起诉离婚的诉讼时间一般较长,当事人需做好心理准备。 法律援助: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政府指定的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总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最新规定,起诉离婚不再需要先行领取离婚证。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即可。修改后的诉讼程序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当事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在起诉离婚前,应充分协商争取和解;收集好相关证据;做好诉讼时间较长的准备;并根据需要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