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期间工资是多少钱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1 浏览量:436

工伤期间工资

概述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或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侵害,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工伤期间,劳动者享有获得工资保障的权利。

工伤期间工资是多少钱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如下:

治疗期间: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标准支付。 停工留薪期: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标准支付。停工留薪期最长为12个月。 伤残等级鉴定后: 1-4级伤残: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标准支付,最长不超过24个月。 5-6级伤残: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的80%支付,最长不超过12个月。 7-10级伤残:由用人单位按原工资的60%支付,最长不超过6个月。

计算方式

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治疗期间:以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 停工留薪期:同上。 伤残等级鉴定后:以劳动者受伤前6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

特殊情况

死亡:如果工伤导致死亡,其家属可以领取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补助金的标准根据工伤者的工资和工龄确定。 丧失劳动能力:如果工伤导致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可以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就业困难:如果工伤导致劳动者就业困难,其可以领取就业困难补助金。

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向工伤劳动者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或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

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有权获得工伤期间的工资保障。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

2021年,一名工人在工地发生事故受伤。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经过调解,用人单位最终支付了应付的工资。

结论

工伤期间工资保障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利。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执法,可以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