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诉讼时效中断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1 浏览量:652

离婚诉讼时效中断

引言

离婚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当事人主张离婚诉讼的期限。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不再受理离婚诉讼请求。在某些情况下,诉讼时效会被中断,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法律中离婚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及其处理方法。

离婚诉讼时效中断怎么办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198条的规定,离婚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

当事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即使未被判决准予离婚,但仍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当事人一方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 当事人一方因对方实施家庭暴力或者遗弃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保护的。 当事人一方与对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人民法院依法对婚姻关系进行调解。

时效中断的处理

一旦发生上述中断时效的情形,诉讼时效将从中断事由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新诉讼时效的计算期限仍然为三年。

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起诉离婚:当事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后,即使法院尚未判决准予离婚,诉讼时效仍被中断。 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婚姻:当事人一方对婚姻关系存在效力异议时,有权向法院提起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婚姻的诉讼。如果该诉讼被法院受理,诉讼时效将被中断。 家庭暴力或遗弃:当事人一方因家庭暴力或遗弃而向法院申请保护措施,诉讼时效将被中断。 调解协议:当事人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并向人民法院提交备案的,诉讼时效将被中断。 法院调解:人民法院对婚姻关系进行调解,并制作调解书的,诉讼时效将被中断。

其他注意事项

时效中断仅适用于该中断事由,对其他中断时效的情形不产生影响。 时效中断的效力仅限于提出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限制,但诉讼时效的总计算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结语

离婚诉讼时效中断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在特殊情况下保护自己权利的救济手段。当事人在遇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诉讼时效的丧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诉讼时效中断制度,法律平衡了当事人的诉讼权与稳定婚姻关系的需要,保障了双方当事人在离婚诉讼中的公正与合理。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