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不够伤残,赔偿金评估
根据中国法律,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经工伤认定,若伤残等级不构成伤残,仍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jpg)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于补偿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康复费等。具体金额根据工伤职工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确定,但不低于10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用于补偿工伤职工因伤残导致就业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损失。具体金额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年龄、工龄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伤残的职工,其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3个月本人的工资。
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用于补偿工伤职工因伤残导致劳动能力下降所造成的收入损失。具体金额根据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工资收入等因素确定。不构成伤残的职工,不享受伤残津贴。
计算公式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3个月
工伤不足10个月的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实际治疗时间折算。
具体案例
王某在工作中受伤,经工伤认定为工伤,但伤残程度不构成伤残。其本人工资为5000元,工龄5年。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5000元 × 3个月 = 15000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 10个月 × 5000元 = 50000元
总赔偿金 = 15000元 + 50000元 = 65000元
注意事项
1. 工伤职工应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及时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保留相关证据。 2. 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鉴定应由经劳动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的鉴定机构进行。 3. 工伤赔偿金的具体金额可能因各地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应以当地相关规定为准。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