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索要赔偿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30 浏览量:804

工伤无劳动合同:索取赔偿的法律途径

引言 工伤作为一种因工作而造成的伤害,即使没有劳动合同,也会产生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了工伤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3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3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依法给予赔偿。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索要赔偿

索取赔偿途径

1. 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者或其近亲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或者地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申请后14日内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2. 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或结论不服,工伤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实行一次性仲裁原则,裁决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3. 民事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或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结果,工伤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将根据证据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索赔项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医疗费:工伤治疗期间发生的合理费用。 停工留薪期工资:因工伤导致不能工作的,按原工资标准发放。 伤残津贴:工伤导致伤残的,按照伤残等级发放。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导致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发放一次性补助金。 护理费:工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发放护理费。 死亡赔偿金:工伤导致死亡的,发放一次性赔偿金及丧葬费。

无劳动合同的影响 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只要工伤与工作存在因果关系,用人单位仍承担赔偿责任。无劳动合同会给工伤认定和索赔带来一定的困难:

证明劳动关系:工伤者需要通过其他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工作记录、工资单、证人证言等。 计算工资标准: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中的工资标准可能存在争议,需要通过其他途径确定。 举证责任:工伤者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工伤与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

建议

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建议工伤者:

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收集相关证据。 积极参与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利。 寻求法律援助或律师咨询,获得专业指导。

结语 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者也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索取赔偿。通过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等途径,工伤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获得应有的赔偿。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