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原告可以得财产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参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jpg)
也就是说,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原则上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起诉离婚原告的财产分配
1. 起诉离婚一方有重大过错
如果起诉离婚的一方存在重大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等,法院在财产分割时可能对其进行少分或不分处理。
2. 起诉离婚一方无过错
如果起诉离婚的一方无过错,且对方存在重大过错行为,则法院在财产分割时往往会向其倾斜,使其获得更多的财产分配。
3. 具体财产情况
法院在分割财产时,还会考虑夫妻的具体财产情况,如财产的性质、来源、价值等。例如,婚前个人财产、婚后个人所得财产等,一般会归个人所有。
4. 子女抚养权
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后子女由一方抚养,法院在财产分割时往往会适当考虑对抚养一方有利的因素,如增加其财产分配份额。
实务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起诉离婚原告能否获得财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过错程度 财产来源 子女抚养权 法院的自由裁量权
原告在起诉离婚时,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行为,或说明自己的无过错情况,以争取有利的财产分配。
案例
案例一:
丈夫起诉离婚,并提供证据证明妻子有外遇。法院判决妻子净身出户,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判给丈夫。
案例二:
妻子起诉离婚,并提供证据证明丈夫实施家庭暴力。法院判决将夫妻共同财产的60%判给妻子,40%判给丈夫。
结论
起诉离婚原告能否得财产,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自由裁量权进行判决。原告通过收集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行为或自己的无过错情况,可以争取有利的财产分配。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