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如何进行工伤鉴定
工伤认定程序
当发生工伤后,工伤认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jpg)
1. 工伤认定申请:受害人或其家属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2. 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对工伤认定申请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查阅相关材料、询问当事人等。 3. 工伤认定决定:经过调查核实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
工伤鉴定程序
如果工伤被认定,受害人可以申请进行工伤鉴定,以确定工伤导致的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工伤鉴定的程序如下:
1. 工伤鉴定申请:受害人或其家属向工伤鉴定机构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2. 鉴定评估:工伤鉴定机构将对受害人的伤情进行医学评估,包括查阅相关病历、进行身体检查等。 3. 伤残等级鉴定:根据医学评估的结果,工伤鉴定机构将确定受害人的伤残等级,分为十个等级。 4.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根据伤残等级,工伤鉴定机构将确定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分为十个等级。
工伤鉴定机构
在中国,工伤鉴定机构包括: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市级劳动能力鉴定所 县级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鉴定费用
工伤鉴定费用通常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受害人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鉴定异议
如果受害人对工伤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工伤鉴定机构所在地的上一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异议申请。异议申请应在收到工伤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包括: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保险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提示
工伤发生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鉴定是确定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重要依据,受害人应积极配合工伤鉴定机构的评估。 如果对工伤鉴定结果有异议,应及时提出异议申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