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8 浏览量:651

工伤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的处理方式

一、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向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未能及时支付,工伤职工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怎么办

二、劳动仲裁程序

1. 申请仲裁

劳动者应在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提交材料

申请仲裁时,劳动者应提交以下材料: 劳动仲裁申请书 工伤认定书 用人单位未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证据(如催告函、发票等)

3. 仲裁审理

仲裁庭将对工伤事实、用人单位责任等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三、公司不给钱的处理方式

1. 执行裁决

若仲裁裁决要求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且公司拒不执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 起诉用人单位

劳动者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3.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用人单位拖欠工伤保险待遇的行为。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罚。

四、注意事项

及时申请仲裁:劳动者应在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仲裁,超过时效的仲裁申请将不被受理。 保全证据:劳动者应保留用人单位拖欠工伤保险待遇的证据,如发票、催告函等。 寻求法律援助:若劳动者对仲裁或诉讼程序不熟悉,可向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耐心坚持:维权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劳动者应耐心坚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案例分析

案例:某工人因工受伤,经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人申请了劳动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然而,用人单位拒绝执行裁决。

处理结果:工人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冻结了用人单位的银行账户,并强制扣划5万元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给工人。

六、总结

工伤劳动仲裁后公司不给钱,劳动者可通过执行裁决、起诉用人单位或举报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及时申请仲裁,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援助,耐心坚持维权,保障自身利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