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后再起诉离婚有用吗?
中国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9条,原告可以撤回起诉。撤回起诉后,原告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
.jpg)
但该条同时规定,对已经受理的离婚案件,没有经过法庭调解或者审判,原告擅自撤回起诉的,视为自动撤销起诉,不影响原告重新起诉。
因此,对于已经立案但尚未经过调解或审判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后是可以再次起诉的。
撤诉后再起诉的原因
原告撤诉后再次起诉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
和解失败:在诉讼过程中,原告与被告达成和解,但和解后未履行协议,导致原告撤回起诉。待和解协议失效后,原告可以再次起诉。 新证据出现:诉讼过程中,原告发现新的证据,证明被告有重大过错行为,构成离婚的法定条件,遂撤回起诉后再次起诉。 证据不足:原告在第一次起诉时证据不足,导致法院驳回诉讼请求。经过补充证据后,原告再次起诉。 情绪变化: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情绪波动,一度撤回起诉,但经过冷静思考后,再次决定起诉离婚。
撤诉后再起诉的影响
撤诉后再起诉可能会带来以下影响:
诉讼费用:原告需要支付两起诉讼的诉讼费用。 审理时间:法院需要重新审理案件,延长审理时间。 情感消耗:诉讼过程会带来巨大的情感消耗,原告需要再次经历诉讼的痛苦。 对孩子影响:离婚诉讼对孩子会产生一定影响,重复诉讼可能加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建议
是否撤诉后再起诉,原告需要注意以下建议:
慎重决定:撤诉后再起诉会带来诸多影响,原告应慎重考虑是否再次起诉。 评估证据:原告应评估自己手中掌握的证据是否足以支持诉讼请求。 寻求专业建议:原告可以寻求律师的专业建议,了解自己的法律权利和诉讼风险。 考虑和解:如果可能,原告应尝试与被告和解,避免诉讼的负面影响。
结论
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对于未经调解或审判的离婚案件,原告撤诉后是可以再次起诉的。但撤诉后再起诉会带来一定的诉讼费用、审理时间和情感消耗,原告应慎重考虑是否再次起诉,并寻求专业建议,保障自己的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