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8 浏览量:354

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

引言 离婚对于夫妻双方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除了情感上的伤害,离婚还涉及到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复杂问题。本文将探讨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的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

共同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由双方共同享有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共同财产包括: 工资、奖金、津贴等劳动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 知识产权所得 继承或赠与所得 其他合法所得

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吗

离婚后的共同财产分割 离婚后,共同财产的分割必须按照《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分割共同财产,达成书面协议。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起诉程序 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包括: 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 离婚的判决书或调解书 共同财产的具体内容和价值 诉讼请求等

法院受理案件后,将对共同财产进行调查取证,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

法律规定 《婚姻法》规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照顾无过错方的权益 尊重夫妻双方的意见 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 对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法院应予以制裁 对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等原因,负担较多家庭责任的,可适当多分得夫妻共同财产

证据 在共同财产分割诉讼中,提供证据证明财产归属非常重要。常见的证据包括: 结婚证、离婚证 财产权属证明书 银行流水、转账记录 房产证、车证等

时效 分割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离婚后两年。超过两年未起诉的,法院将不再受理。

结论 起诉离婚后共同财产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将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