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委托书书写指南
前言
工伤鉴定委托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件,用于委托相关机构对工伤事件进行鉴定,以确定受伤员工的伤情程度和工作能力损失情况。在中国,工伤鉴定委托书的书写需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要求。
.jpg)
委托主体
工伤鉴定委托书由用人单位或受伤员工提起。用人单位发现员工在工作期间或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时,应当及时向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提出鉴定委托。受伤员工也可以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委托内容
工伤鉴定委托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基本信息:委托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受伤员工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受伤情况:受伤时间、地点、经过和原因。 损害情况:受伤部位、症状、治疗情况和医疗费用等。 鉴定要求:具体要求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项目,如伤情鉴定、伤残等级鉴定、工作能力丧失程度鉴定等。 鉴定机构选择:委托人可以自行选择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但必须是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可的。 委托时间:委托书提交的时间。
委托书格式
工伤鉴定委托书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并加盖委托人公章。委托书的格式可参考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样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拟定。
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鉴定委托书的书写必须符合以下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职工医疗费、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伤职工死亡赔偿金的项目和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鉴定程序
在收到工伤鉴定委托书后,鉴定机构将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鉴定:
1. 受理委托:审查委托书是否符合规定,并告知委托人相关事宜。 2. 材料审查:收集受伤员工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记录等相关资料。 3. 现场调查:必要时对受伤现场进行调查,并收集证据。 4. 专业评估:由具有专业资质的鉴定人员对伤情进行评估。 5. 鉴定结论:根据评估结果出具鉴定结论,包括伤情描述、伤残等级、工作能力丧失程度等。
鉴定结论的效力
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和受伤员工应当按照鉴定结论处理工伤补偿和待遇等相关事宜。如果不服鉴定结论,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或仲裁。
注意事项
工伤鉴定委托书应及时提出,一般不超过受伤后一年。 委托书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不得隐瞒或篡改事实。 委托人可以聘请律师协助书写和提交工伤鉴定委托书。 委托人应当配合鉴定机构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提供必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