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辞职赔偿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的,应当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jpg)
辞职后工伤赔偿的处理
职工辞职后,如果发生与原工作相关的工伤事故,其工伤赔偿处理方式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辞职前已经发生工伤事故
职工在辞职前已经发生工伤事故,且符合工伤认定标准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职工辞职后仍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伤残津贴等。
2. 辞职后发生工伤事故
如果职工在辞职后发生工伤事故,并且与原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则不属于工伤事故,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 辞职后因原工伤恶化
如果职工在辞职后因原工伤恶化,造成新的伤残等级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职工仍然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离职后工伤赔偿的程序
1. 职工在职期间发生工伤事故
职工在职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2. 职工辞职后发生工伤事故
如果职工在辞职后因原工伤恶化而造成新的伤残等级的,职工应当在工伤恶化后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3. 工伤认定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伤事故或职业病进行调查认定,确定是否属于工伤。
4. 工伤赔偿
工伤认定后,职工可以根据《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特别提示
1. 职工在辞职前发生工伤事故的,应当做好相关的证据保留工作,以便日后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供佐证。 2. 如果职工在辞职后因原工伤恶化而申请工伤认定的,应当及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否则可能会影响工伤认定。 3. 职工对工伤认定或赔偿决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