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判决了还能起诉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6 浏览量:971

离婚判决后还能起诉吗?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离婚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生效,即意味着婚姻关系的正式解除。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判决后仍然可以提起诉讼。

判定无效或撤销

离婚判决了还能起诉吗

如果离婚判决是因为一方当事人受到欺骗、胁迫或乘人之危而作出的,则可以在判决生效后提起诉讼,要求判定该判决无效或撤销。

无效判决是指判决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或违反法律的根本性规定,导致判决从一开始就无效。而撤销判决是指判决虽然在当时有效,但后来出现了新的事实或证据,表明该判决存在重大错误。

变更或撤销相关条款

离婚判决中可能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抚养费等条款。如果对这些条款的内容有异议,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后也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或撤销这些条款。

常见的变更诉讼包括: 财产分割不公平,一方要求重新分配。 子女抚养权变更,一方认为另一方不适合抚养子女。 抚养费标准不合理,一方要求调整抚养费金额。

执行判决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离婚判决中的义务,如未能支付抚养费或分割财产,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判决。

执行判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财产保全或冻结对方财产。 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执行。

时间限制

对于上述涉及离婚判决后起诉的情况,法律规定了不同的时间限制:

判定无效或撤销判决: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判决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变更或撤销相关条款: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执行判决: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申请。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判决后能否提起诉讼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判决的性质:有些判决是终审判决,不能再次提起诉讼。 当事人的身份:只有当事人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才能提起诉讼。 诉讼的理由:诉讼理由必须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因此,在离婚判决后是否能提起诉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当事人应及时咨询律师,获得专业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