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怎么认定合同诈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3-05-24 浏览量:453

合同诈骗是指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或多方采取欺骗、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从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合同诈骗不仅侵害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认定合同诈骗的行为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探讨如何认定合同诈骗。

一、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

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包括:欺骗、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其中,欺骗是合同诈骗的核心要素,是指以虚假事实、隐瞒真相、误导、恐吓等手段,使对方产生误解,从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是指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方或多方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导致对方误解,从而签订了不利于自己的合同。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是指对方在没有完全了解合同内容的情况下,被迫或被欺骗签订了合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是指诈骗者通过签订合同获取非法利益。

怎么认定合同诈骗

二、认定合同诈骗的标准

认定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具体标准如下:

1、是否存在欺骗行为。欺骗行为是合同诈骗的核心要素,必须存在欺骗行为才能认定合同诈骗。

2、是否存在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是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之一,如果存在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就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3、对方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如果对方在没有完全了解合同内容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就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4、是否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如果诈骗者通过签订合同获取非法利益,就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三、相关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以欺骗手段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三)其他违法行为。”

四、结论

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合同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要认定合同诈骗,需要根据欺骗、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等构成要件,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对合同诈骗者进行相应的惩罚,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