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离婚诉讼原告不调解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2 浏览量:638

离婚诉讼原告不调解怎么办?

在中国,离婚诉讼中,原告有权选择是否接受调解。如果原告不接受调解,法院将直接进入审理程序。

法律依据

离婚诉讼原告不调解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经调解和好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这意味着,如果经调解夫妻双方和好无效,法院应当依法判决离婚。

原告不调解的理由

原告不接受调解的原因可能是: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法挽回婚姻; 被告不同意离婚或调解条件无法达成一致; 调解过程耗时太久,原告希望尽快结束婚姻; 原告对调解程序不信任,认为调解无法公平公正; 其他无法调和的矛盾。

不调解的程序

如果原告不接受调解,法院将直接进入审理程序。审理期间,原告需要提交起诉状,被告需要提交答辩状,双方可以提交证据和证人出庭作证。

法院将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判决:

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 离婚过错方是否存在; 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

不调解的风险

原告不接受调解存在一定的风险:

审理程序耗时较长,可能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 审判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 判决后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建议

如果原告不确定是否接受调解,建议咨询律师。律师可以客观分析案情,提出专业意见,帮助原告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定。

总结

离婚诉讼中,原告不接受调解是其合法权利。然而,原告应当慎重考虑不调解可能带来的风险,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