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对工伤认定不服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2 浏览量:467

不服工伤认定怎么办?——中国的法律救济途径

1.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核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对工伤认定不服,可在收到工伤认定书后30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核。 复核机关应当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做出复核决定。

对工伤认定不服怎么办

2. 向地方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复核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后60日内向地方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从职工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计算。

3. 申请劳动仲裁

职工也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后45日内作出裁决。

4. 证据收集

无论采取何种救济途径,职工都应收集以下证据:

工伤认定书 医疗记录 事故报告 其他相关证据

5. 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的职工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6. 注意时效

上述救济途径均有法定时效,逾期将丧失救济权。

7. 赔偿项目

工伤职工经认定后,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医疗费用 护理费 伙食补助费 交通费 辅助器具费 工伤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8. 相关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劳动合同法》 《民事诉讼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9. 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工伤认定难:职工遇到工伤认定难的问题,应积极收集证据,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寻求救济。 赔偿标准低:职工对工伤赔偿标准不服,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核,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权成本高:职工维权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向工会寻求帮助等方式解决。

10. 建议

职工遇到工伤后,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 如果对工伤认定不服,应在法定期间内通过适当的救济途径维权。 职工可以寻求工会、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的帮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