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起诉前调解后不判离婚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0 浏览量:135

起诉前调解后不判离婚吗?

在中国,在提起离婚诉讼之前,夫妻双方有义务参加调解。这是一种旨在促进和解并避免诉讼的程序。然而,调解成功并不总是会导致法院不判决离婚。

调解的程序

起诉前调解后不判离婚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在提起离婚诉讼前,夫妻双方必须参加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组织的调解。调解员将引导双方讨论他们的婚姻问题,并试图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成功的条件

调解成功需要以下条件:

双方自愿参加并有和解意愿。 双方就婚姻关系的存续或解除以及相关事项达成一致。 调解协议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序良俗。

调解成功后

如果调解成功,调解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将出具调解协议书。该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履行其义务。

调解失败后

如果调解失败,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将考虑调解协议书的内容。

法院不判离婚的情况

《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不准离婚的有两种情况:

双方自愿和解,达成调解协议,并且调解协议未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序良俗。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

起诉前调解后不判离婚的例外

尽管调解成功通常会阻止法院判决离婚,但仍有例外情况:

调解协议书被依法撤销或变更。 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行为。 一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调解成功后是否判决离婚的处理原则如下:

尊重调解结果,尽量避免推翻调解协议。 但如果调解协议明显不公或违反法律,法院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判决离婚。 对于因一方过错导致调解失败的案件,法院倾向于判决离婚。

结论

起诉前调解后是否不判离婚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调解的成功与否、调解协议的合法性、以及是否有例外情况。一般情况下,法院尊重调解结果,但并非绝对。如果调解协议不公或违反法律,法院仍有权判决离婚。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