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起诉离婚名下财产用转移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0 浏览量:454

起诉离婚名下财产转让的法律应对

引言

夫妻离婚时,名下财产分割是重要问题之一。然而,一些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转移财产。对于此类恶意转移行为,当事人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起诉离婚名下财产用转移吗

中国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离婚财产分割有明确规定: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一方因抚养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时,另一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转让形式及对策

常见的恶意转移财产形式包括:

赠与: 将财产无偿赠与他人,使财产脱离自己名下。对于此类行为,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赠与行为的虚假性,或者主张赠与无效。 售卖: 以低于市场价甚至无偿转让的方式将财产售卖给亲友。当事人可以通过评估报告、交易记录等证据证明售卖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并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 抵押或担保: 将财产抵押或担保给他人,使财产暂时不能自由处分。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解除抵押或担保,并追究对方责任。 转移出境: 将财产转移到境外,逃避国内法律的追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查明财产流向,并寻求国际司法协助。

证据收集及举证责任

在起诉离婚财产转让时,当事人应当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转让行为的恶意性,包括:

转让时间: 如果转让发生在离婚诉讼前,且明显具有转移目的,则可以作为证据。 转让对象: 与转让人存在密切关系的个人或公司,可能成为恶意转让的证据。 转让价格: 大幅低于市场价的转让价格,可以证明转让人有逃避债务或转移财产的意图。 转让动机: 当事人可以提供证据证明转让人出于逃避债务、隐匿资产等恶意动机而进行转让。

在诉讼中,转移财产的一方负有举证责任,证明转让行为的合法性。如果对方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则法院可以认定转让行为无效,并判决将财产归还夫妻共同所有。

诉讼程序

当事人起诉离婚财产转让,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提起诉讼: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陈述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证据交换: 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主持下交换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 法庭调查: 法官对证据进行调查,查明案件事实。 判决: 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结语

起诉离婚名下财产转让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专业律师的协助。当事人应当及时收集证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中国法律对于恶意转移财产行为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维护公平公正的财产分配。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