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工伤认定完后怎么办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4-03-20 浏览量:341

工伤认定后的维权指南

工伤认定的意义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获得工伤赔偿和相应保障的重要前提。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将享有工伤津贴、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伤残补助金等一系列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完后怎么办

工伤认定完毕后的程序

1. 领取工伤认定书

经工伤认定机构认定属工伤的,由认定机构出具工伤认定书。

2. 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待遇申请

劳动者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待遇申请,包括工伤津贴、医疗费用报销等。

3. 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

用人单位应自收到工伤待遇申请之日起10日内,向劳动者支付工伤待遇。

维权途径

1. 向用人单位协商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争取合理解决工伤待遇等问题。

2.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未果,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审理。

3. 提起诉讼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举证责任

工伤事实

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或因工作原因造成。

工伤待遇

劳动者申请工伤待遇时,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需要证明已支付工伤待遇,或不应支付工伤待遇的理由。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患有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第十六条:认定工伤,应当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劳动者支付工伤待遇。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二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相关证据。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负有举证责任。

注意事项

1. 保留证据

劳动者应注意收集和保存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就医记录、诊断证明书等。

2. 及时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和工伤待遇申请均有期限限制,劳动者应及时提出申请。

3.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劳动者在工伤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律师或工会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应及时申请工伤待遇,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规定,收集证据,积极维权,才能保障工伤者的正当利益。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