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取保候审能回户籍所在地吗

法诠网官方发布于:2023-05-15 浏览量:956

取保候审能回户籍所在地吗?这是一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涉嫌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员,经法院决定取保候审后,被允许回到家中或指定场所居住,但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要求。那么,这些人是否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取保候审的形式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取保候审的形式包括定期到案和不定期到案两种。其中,定期到案是指被取保候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公安机关或法院报到;不定期到案是指被取保候审人员需要在公安机关或法院通知下随时到案接受调查。

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人员是否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员可以在指定的场所居住,也可以回到家中居住。因此,如果被取保候审人员的户籍所在地就是其家中,那么他们是可以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的。

取保候审能回户籍所在地吗

当然,被取保候审人员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也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员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离开指定的居住地或者指定的区域;

二、不得改变住所;

三、不得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四、不得参与或者干涉案件调查;

五、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案件调查;

六、其他法律规定的限制和要求。

因此,被取保候审人员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也需要遵守以上规定。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被取保候审人员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也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被取保候审人员的居住地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不适当的情况,可以要求其改变居住地。因此,被取保候审人员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也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同意。

综上所述,被取保候审人员是可以回到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同时也需要经过公安机关的同意。只有遵守法律规定,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为案件的调查提供便利。

本文不代表法诠网全部观点,仅供参考!